為吸引外國專業人才來台留台,建構更友善之工作及居留環境,台灣自2018年施行「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推出結合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以及重入國許可之四證合一的「就業金卡」,積極爭取在科技、經濟、教育、文化藝術、體育、金融、法律、建築設計、國防及數位領域之特殊專長,或經主管機關會商相關目的 […]
後疫情時代的工作新趨勢 新冠疫情帶來全球性衝擊,改變了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模式。隨著居家辦公成為新常態,工作也不再侷限於固定的辦公室。如今,只要帶著一台筆電,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皆可順利完成工作任務,享受高靈活度的工作型態。這也使得越來越多專業人士選擇遠離傳統職場,開啟「數位遊牧」的生活方 […]
台灣勞動法規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勞動市場的變遷每年都會進行修訂,2025年台灣的勞動法規迎來了一些重要的新制變更,目的是進一步保障勞工權益、改善工作環境並促進企業的合規運營。以下是2025年勞動新制的幾個主要變更: 調整勞工最低薪資 2025年的勞動新制對於最低工資進行了調整,根據當前的 […]
中秋節是華人的三大節日之一,不少公司都會饋贈客戶或員工秋節禮品。台灣公司若將自家商品存貨來贈送,應視為銷售貨物,須按售價開立發票報繳營業稅;但若一開始購入時就決定當作禮品,取得的進項未申報扣抵銷項稅額,就可以免開發票。 這裡舉個實際例子,甲公司購入商品存貨100件,取得成本台幣(以下同 […]
台灣公司可以分為三種,分別為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外商在台分公司。依台灣公司法規定,在設立公司時,發起人(股東)需要開會決定公司的資本額,將資金匯入指定公司的銀行帳戶並委託會計師完成驗資後,才能進行公司註冊的申請。資本額可以理解成一間公司登記的初始營運資金,目前並沒有最低的限制,但需要合理支應未來 […]
員工是否屬於台灣稅務的居住者,應從在台灣的居留天數、是否有居所、戶籍、生活及經濟中心是否在台灣等綜合判斷,大致可分為三種情境。倘若企業有派員工赴海外擴點,需要留意員工稅務身分轉變,並以正確稅率辦理薪資所得扣繳。 首先,設有台灣戶籍,且在同一課稅年度內在台灣居住合計滿31天,即認定為居住個人;其次,如 […]
台灣一般公司(非上市公司)的基本資料可以在台灣商業登記處網站上查詢,基本資料包含公司名稱、公司地址、董事姓名、資本額及營業項目等基本的公開資料,但無法查詢詳細的股東資料。 如需要查詢公開資料以外的文件,包含公司登記表、章程、董事會議事錄、會計師查核報告等資料,上述文件為非公開資料,需由 […]
李先生從年輕時即很有理財頭腦,趁著幾次經濟蕭條期間進場股市,一直到婚後仍長期持有,於是到了接近退休年紀時也己經存股100張的鴻海股票、100張的台積電股票。由於步入老年,他開始思考財產規劃,在2023年6月時將100張鴻海股票贈與給自己的太太。接著不幸在2024年6月時診斷出癌症,醫生診斷生命恐怕只 […]
台灣股份有限公司都必需委任至少一位監察人行使監督審查公司的職權,主要是制衡董事有無侵害一般股東的權利,防止其利用職權監守自盜。因此,監察人不可以兼任公司董事、經理人或其他職員,且監察人資訊是公開可被查詢的。 台灣公司監察人的主要職責如下: 監察人可以為了公司的利益,在必要 […]
台灣房地合一新制下,怎麼安排房地產的傳承是最佳方式? 房子移轉給子女使用贈與,可用公告現值計算贈與金額,且有免稅額可節稅。但是,日後小孩賣掉房子,會面臨巨額房地合一稅,因為以當初贈與時的公告現值(比僅約為市價的三成左右,偏低許多)減掉實際售價來計算,會產生極大的獲利,需要繳很重的房地合 […]